
购物,是每个人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。购物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,但是遇到改变心意、尺寸大小不合适,或者产品有质量问题的时候就不是一件开心的事了。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帮助大家了解美国的退换货制度,以及作为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。
总体来说,美国的退换货制度对消费者来说还是很友好的。例如Costco(好市多)、Trader Joe's(缺德舅)、Whole Foods(猴父子)、Nordstorm、Amazon等大零售商都提供了很慷慨的退货政策。这些退货政策通常被公示在店内或网站上很明显的地方。因此,消费者在这种有知名度的大零售商购物还是比较有保障的。
另一类卖家则是网络零售商和独立站,在这里我想特别讲的是中国的出海电商,例如Temu(拼多多)和Shein。这类电商的特点是营销活动特别多,价格特别便宜,产品质量良莠不齐。
Temu有非常慷慨的退换货政策(90天内无理由退换货),Shein也有35天的无理由退换货政策。值得一提的是,Shein要求衣物、首饰、箱包等产品在退换时是全新状态,甚至连产品标签都不能撕。对于不了解的消费者来说,条件其实还是挺苛刻的。
相比之下,美国本土的小网络零售商和独立站经常有非常坑人的退换货政策。不少网站会在“return policy”这个页面注明,邮寄退货时需要买家支付邮费,同时还会收取一个“restocking fee”。这个“restocking fee”其实就是产品重新上架的费用,通常在产品价格的15%到25%之间。如果在退货后产品没有通过“quality check(质量检查)”的话,退货申请还有可能被拒绝。因为是网络购物,看不见摸不着真正的产品,建议消费者在小网络零售商和独立站购物时还是需要谨慎。
值得一提的是实体的小商家,例如不同城市的服装店、超市、家具店、古董店等。这类小商家各自都有不同的退换货政策,但根据我的经验都不是特别好,甚至有些小商家会在前台特别注明“No Refund(无法退货)”。
对于那些没有公示退换货政策的商家,大家可以主动去问员工,以免购买后无法退换。因为实体的小商家退换货政策通常比较苛刻,我认为在这些地方购物就见仁见智啦。
个人关于在美国购物避免踩坑的几个策略:
1、熟悉退换货政策
如果是在网站上购物,大家一定要熟悉网站上的退换货政策。如果是在线下购物,也推荐大家在结账之前了解退换货政策,以避免需要退换产品但无法退换的这种尴尬局面。
2、善于利用美国信用卡
美国信用卡是保护消费者和卖家之间的一道屏障。通过信用卡消费以后,如果产品有质量问题,卖家又不愿意配合解决问题的话,消费者可以使用“dispute transaction(提出交易争议)”这个特权,让银行介入来仲裁。
通常,银行会发放一个临时的credit(退款),等到最终成功解决后会变成永久退款。根据我的经验,银行倾向于对消费者比较友好,处理速度也都比较给力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银行的态度是有问题要先找卖家自行解决,实在解决不了再向银行提出。
3、找到你的盟友-美国民间消费者保护协会(BBB)
如果遇到卖家和银行都无法解决的消费争议,消费者可以在BBB上提交一个新的案件,之后BBB会帮助消费者协调解决,整个过程也都比较简单。总之,BBB的作用是帮助弱势的消费者合理维权。
4、敢于发声和表达你的不满
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清晰、立场坚定的向卖家表达你的诉求,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前两天,我用了四年的菲利普电动牙刷自己坏了,我找到官网客服问能否把电动牙刷寄到总部修理。由于已经过了产品保修期,一开始,客服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给我一个25%的优惠码,后来又主动提到30%的优惠码,问我是否满意。我说不满意,因为我理想的解决方案是把坏掉的牙刷寄到总部修理。
最终,客服同意免费给我寄一把新的电动牙刷柄,这件事情也就圆满解决了。
说实话,大公司也不差退换货这点钱,所以大家可以敢于提要求,这对于大公司造成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就算是正常退换货政策以外的要求,被拒绝了也没有什么损失,被批准的话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说则是很开心、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。
只要了解商店政策、善用信用卡保护,并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,在美国购物就能变得轻松又愉快。希望这些小贴士能帮你更聪明地购物,省去不必要的麻烦。
最后,祝大家在美国购物开心,心情愉快!😊